各位創作者一定想知道本次的評審是根據怎樣的標準選出好文章的呢?,我們特別的請教了本次評審團的三位評審,他們都是在部落格界打滾非常久的資深組創作者與創作平台代表,讓他們說說他們對一篇好遊記創作的看法,另外也請他們分享對於目前遊記創作市場的看法與對新進創作者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整理內容如下:

評審A-阿春仔IN台南

Q:請問對整體創作市場的觀察
A:目前整體的創作市場來說,個人感覺偏向題材風格單一化,以及題材類型的跟風化,常以網美打卡點以及美食新店家為主要類型,常常看見千篇一律的題材寫法與介紹,雖然對店家有所助益,但卻也讓旅行觀光的路線變得更為狹隘,但其實一個地區能說的能寫的故事跟觀點實在有太多樣態了,所以目前比較少看到具有獨特路線與不同嘗試的文章,如果想在眾多部落格中被看見,還是要盡量多了解當地的文化及深入,才能在這片紅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Q:請問對於一篇好的部落格文章的側重點
A:我認為一篇好的遊記最重要的首先是照片的呈現,在現今影音充斥的時代裡,第一眼能抓住讀者目光是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我在評選時會先以照片為主,再來才是內容的呈現,文案的基本文意通順,資訊與文字正確,如果能有自己想法與想像延伸最好,能夠將景點的人事時地物完整呈現,加上各種感受的形容,才能讓讀者身歷其境,進而願意跟隨作者腳步前往,才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即便是食記也亦然,食物照片更為首要,基本的色香味形容,如果能加上對菜色的文化理解,或是廚師的用心,再者加上食材產地的紀錄,才能構成一篇很棒的食記。

總結因素我個人偏愛照片拍的好吸引人,以整個大台南為主的遊記介紹類文章,才是本次比賽以推廣大台南為主的初衷。

Q:請問對對於本月創作者的觀察/建議
A:12月份評審題材已經有較多的地區型路線文章出現,相較於11月份許多以單一店家為主的文章已經有很明顯的差異,我也給了幾篇以大台南為主的路線文章有較高的分數,原因無他,是希望能有更多創作者走出舊市區,持續將大台南的一切推廣出去,因為幅員廣大,玩樂方式也與市區大不相同,這樣的行程能更留住旅客,也紓解原市區的人潮,讓台南其他區域也能受惠,因此建議還是以整個大台南遊程類型下去思考撰寫,會是比較好的方向。

 

評審B-台南美食地圖
Q:請問對整體創作市場的觀察
A:現在的創作市場相當多元化,拜科技進步所賜許多創作平台、工具紛紛問市。一直以來不斷有新創作者加入創作,造成讀者受眾選擇多,不過台灣還是以部落格、臉書、IG、Youtube為主。


Q:請問對於一篇好的部落格文章的側重點
A: 遊記評選參考方向主要是以網路上曝光度越少越好,照片的拍照取景,文中可以多點著墨自己的觀點論述,有附上交通資訊或購票連結更佳。


Q:請問對對於本月創作者的觀察/建議
A-1:以本次競賽來說,局處也希望藉由創作者來分享台南的人事物,挖掘在地鮮為人知的題材吸引外來客到訪台南且有資料可以引索。所以個人是比較偏重"創作題材"部分是否可達到上述目的,至於創作的平台或工具就不是很在意。

A-2:另外個人也會搜尋一下創作者的參賽作品是否有主動進行推廣曝光還是文章只是用來上傳參賽而已。文章有主動進行曝光我會解讀作者用心創作真心分享間接達到局處想曝光台南的目的,我會給這樣的參賽作品比較高的評分。

 

評審C-痞客邦評審團
Q:請問對整體創作市場的觀察
A: 隨著手機普及,越來越多人加入創作者的行列,橫跨了各年齡層,主題也更多元,這是讓人樂見的狀況。此外,越來越多創作者除了平面圖文作品外,也開始嘗試進行影音創作,而且內容品質也有顯著的提升。這些創作者除了部落格之外,也積極的經營各社群,主動觸及到更多非搜尋的讀者,為商家帶來額外的曝光效果,帶動地方經濟商機。

Q:請問對於一篇好的部落格文章的側重點
A: 照片品質在網路時代是很重要的元素,抓住眼球是首要任務。文字建議可以簡短描述,帶動讀者興趣。最後是資訊的整理,讓讀者清楚的掌握。如此就會是一篇可讀性強的內容。

Q:請問對對於本月創作者的觀察/建議
A: 不論是商家的介紹,或是旅遊的規劃,創作者最大的差異化應會在創造出個人的特色,讀者在閱讀文章時除了基本圖文資訊外,更期待沈浸在創作者的世界,進而被鼓舞而產生消費行為。

早期大部落客也多以具有個人風格,才獲得多數人的喜愛。本次創作者中,金大佛用趣味的方式,阿一一以猛男姿態呈現,都具有獨特風格,值得學習。

此外,隨著美學漸被重視,獲選的創作者在排版都格外突出,尤其結構式的資訊,讓人在閱讀時更舒服,也會是加分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臺南牽手創作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